彈鋼琴手指的能力與訓練

彈鋼琴手指的能力是指每個手指是否有獨立活動的能力,在具有獨立性的基礎上是否靈活和有力。表現在彈奏上則清晰度、均勻度和流暢度。
在教學和考級中經常能見到的毛病是,學生彈琴時手指不主動地動,每個音彈下去時都靠手腕往下用力,這在慢一些的段落時,雖影響了音樂,但還可勉強應付下來。到了稍快一些的段落時,只見其手腕上下顛動,速度和流暢度是根本談不上了。而且聲音很重濁,笨拙。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手指的獨立性沒有得到訓練。根源在於教師對技術訓練和聲音好壞沒有明確概念。這些教師往往只教初學階段的學生,而且只讓學生把譜子上的音對付下來就行了,至於方法如何,聲音如何是不管的。等到教了兩、三年教不下去了,學生也彈僵了,要速度沒速度,要均勻沒均勻,這也往往是大量初學者到了一定程度學不下去而放棄的原因之一。

解決以上問題必須從訓練指根關節入手,即掌關節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從指尖算起,手指的第三個關節處於手指的根部,在手指和手掌的連接處,這就是掌關節。

一般來說,在結束斷奏練習進入連奏的訓練後,就發讓學生明確地知道,連奏時每個手指都要主動,絕對不允許在連奏中每彈一個音手腕往下壓一次。在練習掌關節的主動時,先要慢慢地練,把每個掌關節動作先誇大地做出來,以求明確地感覺到這個動作。而手指上下動作的本身也應慢一點,以求明確,然後逐漸加快下鍵的速度,把聲音更明亮地發出來。

在經過一個階段學習的學生,一般來說關年多或一年左右,就可通過音階、哈農、什密特等練習,來專門訓練手指的獨立性和能力。這些練習都先要用慢速度來練,但在慢速練習中,每個手指要快動作,當一發出聲音後,就不要再繼續使勁用力。這種練習方法,我們可以歸結為這麼一條公式”在慢速練習時每指快下放鬆”。簡稱”快下放鬆”。

在經過”快下放鬆”的練習後,我們要逐步加快基本練習或技術片斷練習的速度。隨著速度的逐漸加快,我們要逐漸縮小手指的動作,越彈得快坳作要越精煉,越小。要明確這麼一個道理,慢練時把動作誇大,練快時放鬆,這是一種練習的手段,如果速度快了還用這麼大的動作,那就會使手指張牙舞爪,窮於應付。所以我們必須把練習的動作和正式弱奏動作分開來。練習時為了打開指根關節,活動開手手指,我們用高抬手指方法來練習;而正式彈奏時,手指要用最精簡、最節約的動作。我們將這種彈法簡稱為”要貼鍵”,即手指尖貼 合理的小動作,以達到快速。

在練習中需要注意的是均勻度的問題。有的學生彈琴很不平均,在快一點的跑動中聲音不平均,有的硬,有的虛;輕重不一致;或者是有的滾,有的瘸,速度不均勻。這類的問題一般是由於手指缺乏獨立控制能力。要解決不平均的問題,一是要踏實慢練,讓每個手指都平均地得到鍛煉,不要圖快而養成很多毛病。要知道彈得快必須在踏踏實實一步一步來,下下子就想彈得很快,也許自己一時過了癮,但是從長遠來講,必定是”欲速則不達”,因為裡面有很多毛病不但沒有解決反而鞏固下來,最後連滾帶撲爬地彈。一首本來可以彈好的曲子卻彈得不可。二是必須要”要聽”,要用耳朵去檢驗。聽聲音是否均勻,速度是否平均,從慢練聽起,聽到較快的速度,都要均勻,的毛病的地方要反復練,反復聽,直到均勻為止。三是對弱指要加強訓練。一般來說四指獨立性最差,五指最細弱,所以要加強四、五指的訓練。同時圍繞著四指結合周圍的手指做一些單獨的練習。教師自己可設計一些簡單練習,在哈農、什密特中也有一些側重於弱指的練習,多花點時間練,持之以恆,手指的能力肯定會均勻起來的。

隨著程度的加深、級別的提高,對彈奏中的流暢度要求也越來越高。流暢度是一個綜合了多方面要求的問題,首先要求手指的獨立和靈活,同時也要結合臂腕的協調和重量的調節,又牽涉到音樂的表情和感覺以及節奏的分組和律動。
有的學生彈不快,拖不動,這就可能是因為手指不夠主動靈活,腕臂不會協調配合。有的學生彈得不算慢但總像原地踏步似的,音樂不往前走,不往前流,這就很可能因為缺乏節奏的律動感覺,或是缺乏音樂的流動和起伏,情況和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提出以下幾個注意點,
以供參考:
1、首先要慢練,做到每個手指都主動靈活,每個聲音都清晰而有彈性,再逐步加快。
2、手指手臂手腕和手指協調配合,手指積極在第一線的活動,要讓手臂手腕靈活調節,保證手指在每一音的彈奏中都處於最良好和有利的位置。
3、明確感受到此樂曲或樂段的節奏感覺,根據節奏的強弱提來感覺音流的分組,體現出節奏的律動。
4、根據樂譜上標明的連線和分句,感受其分句的分組,並根據音高低起伏,作出自然合理的漸強漸弱的表情傾向,以增加音與音的流動感。如果這幾點都能去認真分析體會感受並做出來,對音樂的流暢肯定會有幫助。手指的能力和技術,是鋼琴技術中最根本和基本的技術,也是最黨用和多用的技術,所以內容是很多,在此只能擇要作一些簡單的點拔。根據一些基本的原理,鋼琴教師和學生們還要根據各個不同的學習階段、不同的教材和學習內容,去進行研究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