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鋼琴的孩子

初學鋼琴的孩子

對於沒有接觸過鋼琴的孩子,他們就像一張白紙,等著你往上面畫畫,你畫什麼,就是什麼,所以鋼琴基礎教學是最重要的!

有很多小孩子不喜歡彈鋼琴,有的家長會說,我們的孩子本來是很喜歡彈鋼琴的,小的時候,小手就總是模仿電視上彈鋼琴的人,動呀動的。是,孩子也許本來是很喜歡鋼琴的,可如果一旦讓他發現,彈鋼琴是很枯燥的事,那他一定不會再喜歡了。? 小孩子的思維是很簡單的,他們不會去想,如果我學了鋼琴,以後會怎樣,都是從大人口中得知的,他們之所以喜歡鋼琴,其實就是因為好奇,好奇這麼一個大傢伙,一敲一敲的就能發出不同的聲音。因此,要想讓孩子學好鋼琴,要從培養興趣入手,而培養興趣,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他對這個大傢伙聲音的好奇。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所以,再好的老師,再生動的課,也需要家長的配合,而鋼琴是一般都是一個星期上一次,剩下幾天,沒有老師,只憑孩子自己是不行的。因此初學鋼琴的孩子,尤其是處在啟蒙階段的小孩子,家長一定要跟著聽課,課下幫助孩子反复複習老師講過的內容. 不過家長需要注意一個問題,不要在孩子練琴的時候打斷他,尤其是在孩子正在彈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打斷他,他就亂了.

成人學習鋼琴的幾點建議
一、認清成人學琴的特定條件。與兒童相比,成人學琴既有優勢,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1.肌肉、骨骼、聽力發育成熟。2.審美習慣、趣味基本形成。3.力量,耐力,記憶、理解、分析能力相對強些,但靈活、機巧不足。4.學琴目的可能仍舊盲目。5.練習時間不一定得到保證,注意力不一定足夠集中。針對這些特定條件,成人學琴不可能也沒必要按照兒童學琴的路數去進行。從選擇教材、選擇老師、制訂方向、編制計劃方面,就應該根據自身的特性與成人的共性出發,本著目的明確、揚長避短、集約實效的原則來安排學習內容。

二、確定目的與方向。不同年齡段、不同經歷、志趣愛好的不同使每個成人想去學琴的初衷大不一樣。有人因為聽過肖邦想學鋼琴,有人因為聽過李查德.克萊德曼想接觸鋼琴,有人為了更好地輔導孩子學起了鋼琴,有人因為給孩子準備的鋼琴閒置了想利用它消遣,有人僅僅因為童年的夢想終於有了時間和條件來實現而學起了鋼琴。不管怎樣,鋼琴能使我們快樂就好。但是,如果盲目地開始,就容易產生半途而廢的結果,所以,在決定學琴之初,一定要清楚自己學琴要達到什麼目標,奔著什麼目的。

三、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假如您學琴為了能夠彈奏貝多芬的奏鳴曲,按照目前公認的說法,你就要從車爾尼系列入手,系統地掌握所需的技術,達到一定的速度,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但是,如果你只想彈奏出李查德.克萊德曼風格的一兩首所謂“通俗”鋼琴曲,就大可不必從小湯-拜厄-車爾尼-巴赫辛辛苦苦一路走來,掌握目標曲目所需的基本技能,把握住風格我想也是可以的。當然,成人學琴也要全面掌握技術,問題是,在特定條件下,客觀的講,已經不可能達到全面、到位的程度。另一種情況,學琴是為了能彈一些簡單的曲子,但可以自彈自唱。有了這樣的目標,你就應該在學習基本技術的同時有意識地去學一些和聲知識和伴奏技法,彈到599程度,掌握幾種基本的伴奏音型你就可以開始彈唱了,如果能進行移調的練習,那就更好了。

四、放棄大目標,把握小成功。如果從易到難,善於把握那些小小的成功而不做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空想,不管從任何年齡開始,我們的進步都會是巨大的。儘管很多曲子篇幅短小、難度不大,但它所具有的音樂功能與任何大曲目是一樣的–讓人產生美感,使人感到愉悅。再小的成功,也能增加人的信心。

五、先學些基本樂理。我們知道,兒童所用的教材裡,比方小湯、拜厄、599的前些內容,用了很大篇幅讓孩子們認譜,成人的記憶力、反應能力相對要強一些,所以,學琴之初強化學習記譜法等樂理知識,節約一些時間投入到其它技術課題的學習,配合一些簡易的樂曲,很可能會提高你的學習興趣與效率。

六、多彈些有標題的樂曲。樂曲如果有了提綱挈領的標題,也就提示了主題、風格、特點。這類樂曲便於我們把握、側重學習內容,而一些沒有標題的曲子,比方巴赫作品、一些小奏鳴曲或者奏鳴曲,只有編號,它的風格、思想、情緒,是要在彈熟之後才好體會,對自學或者不能及時上課的朋友來說,彈有標題的作品更有利於你理解作品,掌握技能。

七、注重功能性、集中訓練課題。常見的手指練習類,《施米特》、《哈農》的各條練習內容是有很強的針對性的。在此僅提醒注意功能,不追求速度和數量。各種練習曲中,建議能夠分類,集中課題訓練。

八、需要持久練習的內容。固定五指位置、音階、琶音、和弦、雙音、簡單的複調。

九、多彈些巴赫。巴赫其實是很好的練習曲,彈好巴赫,即使是最簡單的部分,也會鍛煉綜合技術的運用和良好感覺的培養。

家長怎樣參與孩子的鋼琴學習
和孩子在彈琴外的時間談談心,交流。交流彈琴的必要性、目標,那怕他(她)還是5歲的孩子,讓孩子明白這是他(她)人生的第一件“工作”和“課程”,選擇了就得踏踏實實做好,不允許半途而廢。孩子再小,天性裡都有好勝心,家長要做的是把這樣的好勝心理引導到具體彈琴上來釋放.這樣的交流經常要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

每天練琴不要機械地規定練習的遍數, 要求孩子應該嚴格按譜面有表情地彈奏,高質量完成練習,家長應在全部練習過程中,全程陪練, 不要讓他(她)自行練習,避免孩子草草敷衍塞責地彈奏.僅僅檢查最後一遍是不夠的,嚴格要求的情況下,必然出現衝突,甚至於出現孩子聲淚俱下的情形時,暫停彈奏,待孩子安靜後重新開始,不要養成哭鬧就可以不練的習慣.

家庭內應形成孩子固定時間練習,不要隨意改變練琴時間,有些家長一有活動就改變練琴的時間,這樣孩子無法養成定時練琴的習慣。為此家長應相應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尤其是休息日,要先練琴再出去玩,把最好的狀態留給學習。

不要提前告知孩子在固定的彈琴時間後還有其它的他(她)更感興趣的活動,並儘量錯開這樣的安排,以免孩子分心.

和鋼琴有關的課外書籍,音樂會,多多益善,不要怕影響了練琴時間..提高孩子的學琴興趣.多和孩子講講學琴相關的音樂家典故,樂曲的來源,背景知識,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演奏家,可幾乎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音樂的愛好者.

早期培養孩子音樂興趣的妙招
眾所周知,音樂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著非凡的意義。教育學家認為:音樂是思維的源泉,沒有音樂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發展。更有不少科學家、藝術家都把音樂作為提高修養,啟迪靈感和創造力的重要手段。

為此,許多父母花了很大的功夫,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參加興趣班,甚至想讓孩子成為有一個貝多芬或莫扎特。原本以為孩子喜歡音樂是順理成章的事, 可實際“操作”後,問題就會接踵而至,許多孩子遲遲未表現出對音樂的熱情,甚至還會出現反抗的情緒,因此,“怎樣讓孩子喜歡音樂”這個問題會讓父母們很困惑。

其實,培養孩子的音樂素質並不簡單,就算是音樂神童也需要從頭學起,尤其是當今社會,孩子從小對音樂有好感是一種普遍現象,因此,父母在發現孩子具有音樂天賦時,不必過於高興。因為,音樂神童也不要經歷一個完整、系統的學習過程。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因為孩子表現出過人的音樂天賦,就過早地給他加上過重的負擔。

對待孩子學音樂,父母要把心放平:
1、並不一定要有音樂天賦才能學音樂不要把音樂看得太嚴肅,更重要的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而不必苛求成為音樂家。只要孩子喜歡,父母就應讓音樂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成為孩子精神的食糧。因此,只要在遊戲中、學習中培養孩子喜愛音樂就可以了。

2、期望孩子成為音樂家只能起到反作用許多父母有一種觀念,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得最好,這種觀念也在孩子的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即孩子學音樂就是為了成為音樂家。要知道,並非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音樂家,這不僅得看孩子的天分和學習意願,還取決於孩子所處的教育環境,所以,在培養孩子學習音樂的最初階段,父母最好想清楚,讓孩子學音樂的目的是什麼。否則,音樂帶給孩子的就不是快樂和沒好的感覺了。

3、培養孩對音樂的感覺孩子喜歡音樂是很自然的事情,但這並不代表孩子一定得接受專業的訓練。而想要讓孩子正規地學習音樂,父母最好先讓孩子多接觸音樂,從培養孩子對音樂產生感覺開始。

讓0-3歲的孩子快樂地學音樂,父母可參考以下三種簡單、實用的方法。
1、音樂生活化寶寶出生後,父母可以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讓他在家隨時能聽到優美的音樂。

2、音樂,在遊戲中學專家認為:過早的正規音樂訓練,對年幼的寶寶並不合適。不過,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父母倒是可以讓他廣泛地接觸和音樂有關的事和物,比如:在遊戲中,孩子可以了解聲音的大小、快慢、長短。甚至是音色和音質的變化,這類學習對幼兒來說已經足夠了。

3、音樂玩具當教材選購一些兒童玩的音樂玩具,父母可把它當作孩子學習音樂的早期教材,例如:小口琴、小鋼琴等兒童樂器。需要注意的是,購買時應慎重挑選,樂器的音質切不可過於低劣。

最後,許多父母以為學習音樂一定得學習某種樂器。其實,專家建議,不要將樂器當作學習音樂的唯一方式,雖然讓孩子學習和掌握一種樂器的演奏技巧是一件很讓人驕傲的事,但對於0-3歲這個階段的幼兒來說,讓他聽聽音樂或是唱唱兒歌,有機會還可以帶他去觀看音樂會或藝術展出,這種教育效果也許會更好。
什麼是正確的練琴方法
練習是鋼琴學習中最重要的步驟,練琴的過程就是學生提高和進步的過程,上課只是對這個過程的檢驗和指導。因此,對練琴要重視起來,培養一個良好的練琴習慣顯得猶為重要。現將練琴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列出來供各位家長參考:

1、練琴隨意無計劃
家長看見孩子在看電視,就催練琴,看見孩子在玩,就催練琴,孩子勉強坐到琴凳上,心裡卻在想著電視內容,想著玩的內容,不能保證練琴效果。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練琴厭煩起來,一旦家長不在家,孩子就會幾天不練琴。解決的辦法就是製訂計劃,對練琴嚴格要求,每天定時練琴。練琴時間之內必須練琴,練琴時間之外不必練琴,可安排做作業等其它事情。

2、輔導方法不正確
看見孩子沒彈好,“啪”就是一巴掌,或動輒大聲訓斥,都是錯誤的教育方法。在錯誤的教育方法下,孩子不僅鋼琴學不好,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很難保證,更會影響孩子的個性完善與健康成長。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其記憶力,理解力,自製力都有限,剛學會的東西,一出門可能就會忘記,所以必須輔導,家長沒有時間輔導可找陪練老師輔導,不能不管不問。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孩子獨立練琴的能力增加,可逐漸脫離。

3、把練習看成簡單重複
每次都是一遍一遍完整地練,難點便不能很好地解決。每次總喜歡從頭練,結果,前面的越來越流暢,後面的依舊不熟練。練琴要注重解決難點,對難點應採取分手,分段,慢練,多練的方法。難點練好了,也就意味著練習的成功。對於有一定程度的學生,這是練琴方面最常見的問題。

4、長時間連續練琴
長時間連續練琴的結果是,第一個小時出效果,第二個小時沒效果,第三個小時出差錯。對於長時間的練琴,中間必須休息。 5、疲勞狀態下練琴 有的學生習慣在做完功課後非常疲勞的狀態下練琴,效果肯定不好,可以考慮在早上安排練琴,早上練琴比晚上練琴效率要高。 6、嘈雜的環境中練琴 父母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孩子在一旁練琴,或其它嘈雜環境,都要影 響練琴效果。 7、假期練琴的問題 在寒、暑假,由於學生正常的作息規律被打破,很容易散漫起來。寒、暑假正是鋼琴進步的好時機,家長要注意重新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避免睡懶覺,避免玩“瘋”。
練好鋼琴的方法
良好的練琴方法,是打開進步大門的“金鑰匙”。在教學中,練琴的“十六字訣”(分合分合,零整零整,慢快慢快,看背看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分合分合”:就是在彈奏新樂曲時,一般要先單手—後雙手—再單手—再雙手這樣的反復多次的練習。分手練習能集中地體會彈奏方法是否正確,也容易注意到樂曲的各個方面。在分手練習準確、熟練的基礎上,雙手彈奏時,運用正確的彈奏方法,盡量把音樂處理得比較完整。對於初學者,要注意左右手的力度層次,一般情況下要突出主旋律。單、雙手練習之後,再分手彈奏也很重要,因為通過一段時間的雙手練習,對於彈奏方法和樂曲的處理,肯定不會表現全面,所以再次單手練習時,還需要集中註意力,爭取更加準確、細緻地表現樂曲。對於復調音樂作品,僅僅分手練習還不夠,還要進行分聲部練習。 “零整零整”:就是在練琴時,從部分—整體—再部分—再整體地反復多次練習。“零”有兩個含義:首先開始練習時,要把樂曲劃分為段落,練熟一段才能練下一段,直到練完全曲為止,千萬不能從頭到尾總是一遍一遍地彈,表面上節省了時間,其實到頭來是一無所獲再有,就是要針對自己最薄弱的地方有目的地加強訓練。之後,再完整地彈奏樂曲。如再發現不足還要集中進行訓練,這樣反複數次,難點克服了,就意味著你有了長足的進步。 “慢快慢快”:就是在練習時,按照慢速—快速—再慢速—再快速這一規律進行反复練習慢練既可以糾正技術上的不足,還可以注意到樂譜上的音符、對位、指法、表情記號等。一味地快速練習,會使手變得很僵硬。在彈奏是極容易造成吃音、虛音的毛病。所以,一定要先慢練,等到彈熟後再快速彈奏,之後還要進行更高層次的慢練,之後的慢是為了更好地快。所以你要記住:不會慢練琴就不會彈琴! “看背看背”:就是在彈奏樂曲時,通過看譜—背譜—再看譜—再背譜這樣反复練習,達到完美表現音樂的目的。看譜演奏能更容易注意樂曲的各個方面,在把樂曲彈奏熟練的基礎上,為了達到表現音樂的更高境界,還需要背譜演奏。一味地看譜,不容易做到音樂的融會貫通;一味地背譜,隨著時間的推移,更不容易把音樂表現完美。要反復多次地看譜練習和背譜練習,做到技巧上的準確無誤和更好地再現作曲家真實的藝術風格。 堅持按照“十六字訣”這種科學的方法練琴,持之以恆,讓它成為你良好的練琴習慣,一定會終身受益的。
家長在幼兒學習鋼琴中的作用
很多孩子從4、5歲就開始學習鋼琴,家長們對孩子普遍期望很高,記的有些學生家長鄭重的對我說:“老師,我的孩子就全交給你了!” 很多家長都有這種想法,找到了專業的好老師一切就放心,也不用自己操心。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劉詩昆曾經說過,沒有一個孩子在學琴生涯中從頭到尾會自願地練琴。上課很重要,但是練習更重要。如果僅僅是在課堂上理解了老師的話而不正確的進行練習,那上課的實際意義也就不存在。而每堂課結束後的練琴時間老師不可能在孩子身邊,所以這重擔就落在了家長的肩上。 孩子的天性是喜歡自由,喜歡玩,作為家長首先應該理解這點。所以,如果想孩子學好鋼琴,家長從開始就要有和孩子一起學習的準備。從第一堂課開始,家長要做的就是與孩子一起學習新的知識。大人的記憶力與理解力比孩子強許多,特別在啟蒙階段,老師上課介紹的知識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共同記憶。如果光靠孩子自己記憶孩子會覺得很吃力,興趣會受到很大影響。在練琴時家長應在孩子旁邊陪伴孩子,與孩子討論老師所說的重點和難點,指出孩子不正確的地方,提醒孩子應該注意的問題,也可以把老師教授的新知識用出題的形式讓孩子加以鞏固等等,這些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特別對幼兒來說更是如此。幼兒的理解接受能力相對來說比較薄弱,就更需要家長的幫助。如果沒有家長的陪伴,孩子會很容易感覺到孤獨與厭煩。特別在初學時,家長要和孩子共同學習,一起探討,學習氣氛也不宜太枯燥死板。家長應多多鼓勵孩子,用各種小遊戲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要有充分的耐心與熱情。不過要注意的是不能讓孩子太依賴家長,否則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家長的作用是幫助孩子學習而不是代替孩子學習。這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表明,在所謂的鋼琴“學有所成”的孩子中,95%以上都是由家長陪伴走過他們的學琴生涯。由此可見,老師的選擇雖然很重要,可是僅僅有好的老師是不夠的,家長的協助亦是至關重要。能學好鋼琴不是孩子個人的事,也不是老師個人的事,而是孩子,老師,家長共同研究,一起努力才能進行下去。當家長想讓孩子開始學習鋼琴時,一定要有陪著孩子一起學習的思想準備,而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了。
什麼是鋼琴演奏的基本功?
對於初學鋼琴的人來說,演奏基本功主要是指演奏技術方面的訓練及要求,是演奏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能夠掌握。 1.讀譜與背譜的能力 對於初學鋼琴者來說,讀譜是一個較為頭疼的事情,老師要幫助他們克服這種恐懼。辦法是讓初學者在新作品熟練後再背譜。但不應該每次上課都背譜,因為背譜太早容易忽略掉作品當中的很多要求,而且一旦有錯音就很難糾正。應該先把譜子研究透再背譜,背譜以後才能夠全身心地集中精力投入演奏,也就沒有太多視覺上的干擾了。 2.手指的獨立能力 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因為缺了它就好比一個人說話口齒不清、表達不到位。彈琴就像說話一樣要很清楚地讓對方知道你表達的意思。教學中,強調每個手指第一關節“勾好”,鍛煉很好的手指支撐能力和獨立性。 3.準確的節奏節拍 “要準確的彈奏節奏、節拍”。學生在練一首新的鋼琴作品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慢練”,慢速練習有一個弱點就是速度慢下來的同時,學生容易沒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昏昏欲睡,這時,大聲、興奮的數拍子就顯得很重要了,它不僅可以避免以上問題的發生,同時,由於節奏在學琴初期比較難掌握,不像音符和指法那麼直觀,經常是節奏錯了也不知道。而數拍子可以達到節奏基本上不錯,而且因為數拍子可以有效的控制學生的情緒狀態。 4.手指的跑動能力 鍵盤上的手指跑動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可以說,每個學琴的人都為提高速度進行過艱苦的訓練。給學生練習好手指的獨立能力,就為他的手指跑動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個人手指關節的塌陷就好比一個人的膝蓋軟弱無力,無力的膝蓋怎能跑路呢?加強手指訓練尤為重要,在教學中強調手指的獨立性,並要求學生重視各類練習曲,音階與哈農的練習。 基本功是彈奏任何一首鋼琴作品堅實的後盾,只有具備了這些基本功,加上正確的練琴方法與樂感,才能演繹完整的曲目。鋼琴教育家車爾尼說過,不要在乎彈的曲子多難,關鍵是你有沒有彈好曲子的能力,也是就紮實的基本功。
練琴後手很累是什麼原因?
有的學生練琴之後有手累的情況,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並不是手累,實際上是腕部,前臂累。

人的手指十分神奇,可以積極自如的活動,進行鋼琴彈奏時,無論持續多久,都不會產生勞累感。這一點與人舌頭的功能相似。說話時活動最多的是舌頭,但說話久了,全身都會感覺疲勞,但舌頭不會累。

彈琴時活動最多的是手指,但手指卻不會勞累。但是,當手指活動不積極,也就是缺乏獨立性時,手腕和前臂就必須要來“幫忙”,才能繼續彈奏。所以,這時“挨累”的,就不是手指了,而是手腕和前臂。

手累,實際上是手指活動不主動,用緊張、僵硬的腕和前臂在進行壓鍵演奏,這樣時間稍長,就必然會有疲憊和勞累感。

改正的辦法是:讓手指{從掌關節上}主動活動起來,承擔起觸鍵的主要責任,確實感受到腕與前臂是自然的配合著,既不僵硬、也不粗暴生硬的壓鍵,這樣勞累感自會消失,就可以輕鬆、自然的進行長時間練習和演奏了。總之,手腕的任何動作必須是堅挺與彈性的結合,支撐與順活的結合,剛柔並濟。只有在二者結合的“彈簧”狀態中,才可能做到靈活平和,收放如意,轉合順柔。

高抬指訓練的必要性
在打基礎階段,為什麼要進行“高抬指”訓練呢?這與舞蹈、雜技、體育中要求的基本功訓練是同樣原理。

在鋼琴演奏技巧中,手指的敏捷、靈巧、速度、力量、 動作頻率等等,都是一種肌肉運動,所謂“技巧就是肌肉習慣”,所有的技巧都是我們千百次的重複同一動作而培養出的肌肉習慣,所以訓練手指肌肉是就要“勇於”“高抬指”。
如果沒有這種“高抬指”的訓練是無法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造成的後果就是孩子彈琴粘連,沒有爆發力,隨之還會產生很多其他問題。

這種訓練是一個過程和方法,高抬的目的是為了能給手指以更大些的活動空間,再結合果斷地向下觸鍵的動作,會有助於發展手指的獨立和力量。“高抬指”的訓練還要把握好“度”的分寸,應在積極、充分而又無勉強感的情況下,在自如、靈活的感覺中,不斷提高手指的能力。

斷奏練習入門的必要性
有的琴童彈琴軟綿無力,手指折指,掌關節塌陷,手腕僵硬,這些問題都是由於方法不正確導致的。
良好的手型是學好鋼琴的最基本條件,造成手指折指,掌關節塌陷的一個原因是手臂和手掌的緊張,從而使手臂力量在掌關節卡住,力量不能很通順的達到指尖,也就造成手指軟弱無力這一問題的出現。

通過斷奏練習,一方面可以學會手腕和胳膊的放鬆,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鍛煉指尖關節的支撐力。我們要求每個手指獨立站住的同時,還要注意掌關節不要塌陷,小朋友的“小山頭”(小骨頭)要鼓起。。初學時,只有用正確的方法練習斷奏,才會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

彈奏鋼琴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表現音樂,孩子學琴入門時,就要培養他們用耳審聽聲音的效果,用以指導,改進方法。彈斷奏時,不能機械的,無控制的猛砸鋼琴,其結果必然是砸出僵硬,刺耳的聲音。實際上,斷奏彈的好,才能發出的聲音圓潤,飽滿,彈出美的聲音。

練習斷奏時,可以邊彈邊唱,會很好的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培養耳朵的辨別力和靈敏度。邊彈邊唱還可以做到音斷而意不斷,從而彈出音樂的律動,富有歌唱性。

從斷奏入門,科學系統的訓練,就會取得質的飛躍。

踏腳凳對幼兒學習鋼琴的重要性
低年齡的孩子開始學習彈琴時,會出現坐勢高度合適而腳不著地的情況。
這樣孩子的身體沒有穩定的支撐點,極易引起緊張為了保持平衡,有時不得不“扶持”鋼琴,增加了手指的負擔,推動支點的軀幹的活動變得沒有把握、還十分不利於力的運用,會釀成不良的彈奏姿勢。

幼兒和高度不夠的兒童都必須使用踏腳凳。踏腳凳高度也要講究,尤其不可過高,過高會造成重心後仰。不利於力量傳送到指尖。
掌握踏腳凳適宜的高度是:在孩子坐穩放腳之後,視其大腿根到膝蓋處略呈坡狀下斜。
提高視奏能力的要訣
“少看鍵盤少看手,多看譜子多抬頭,腦子跟著譜子轉,手指跟著腦子走”。這是提高視奏能力、熟悉鍵盤位置的要訣。
學習鋼琴進展的快慢,每次上鋼琴課質量的好壞,其中視奏能力的高低,是十分重要的環節。

對於手指技巧比較好,音樂理解表現比較好的學生,對一首樂曲視奏(視譜)階段的完成,幾乎完成了對該作品學習的一半或一大半。剩下的就是進一步熟練、加深理解、不斷精雕細琢、加工完善了。對同一級別的同一樂曲,有的學生用一個星期基本完成“視奏”階段,還可以做到基本無誤或沒有大的誤讀、誤奏;有的學生卻要用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每個上課都需要老師“幫著改錯音”,把“視奏”階段拖的很長,影響了上課的效果和學琴的進度。

“視奏”的核心問題是仔細、精確。

第一步是最基本的三點要求,即下次上課1、音不錯;2、節奏不錯;3、指法不錯。

第二步是基於第一步已能基本做到,則應在視奏一開始便留意並做到1、力度記號准確;2、觸鍵要求準確,具體指連音、跳音、頓音等不同觸鍵;3、基本風格準確。

視奏能做到第二步驟的學生,已經很不容易,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要求第三步1、雙手力度的平衡,彈奏比較規範;2、理解作品表情,加進演奏者的感情因素;3、接近原速要求。

視譜能力的提高是以練習方法的正確為基本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即便初步背下來,也要看譜,盡可能少看手,以便熟練手在鍵盤上的位置。
重要的是通過“視奏”理順音樂,使之流暢完整和盡力精確。
鋼琴為什麼要定期調音
鋼琴主要發聲是靠近230根琴弦的木質音板與它連在一起的鑄鐵框架。220多根琴弦被分成幾組,構成弦列系統:每根琴弦的平均張力約90公斤,整台鋼琴的總張力達20噸左右。由於琴弦和鐵架及音板都有彈性,它們在琴弦繃緊後,就成為一個有著很大內應力的綜合彈性體,在音槌的敲擊下,琴弦和彈性體作用規律的振動,發出悅耳的音樂。
由於這個綜合彈性體本身內應力很大,而且會受到溫度、濕度、氣壓等影響,同時又在不斷地振動發聲,所以鋼琴的音律還是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這種變化如果不進行規範和校正,任期變化,將會使整台鋼琴的音高處於混亂狀態。 鋼琴在使用時處於敲擊運動狀態,甚至一天到晚都不休息,琴弦所受的外力越大,其變化就越明顯。因而他和許多樂器(如提琴、二胡、吉它)一樣,需要不斷地調音(定弦)。但值得慶幸的是,在這一類形的樂器中,鋼琴的穩定性是最強的。(一般能維持4–6個月),而且每次調音之後都能得到美好的音色。因此,鋼琴調音是維持鋼琴準確音調和優美音色的必要手段。 鋼琴是用平均律定音的。鋼琴上的每個音都能聽辨出律制之間的細微差異。隨著時間的延長和彈奏次數的增加而擴大,音程的性質就會改變,有時可能會變得“面目全非、五音不全”,這對學習音樂危害太大,在這種情況下,學琴者怎麼會進入到一種真正的音樂狀態呢?因為琴童的聲音概念並不明確,當他們在音準差的鋼琴上學習音樂時,會嚴重損害了聽覺。所以,要通過鋼琴來學習音樂,就必須不斷地為其“正音”。 被稱為樂器之王的鋼琴,是一種很嬌貴、敏感的樂器,對濕度、溫度和擺放環境都要求嚴格,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任何鋼琴都會出現機械故障。定期的調律維護就能把這些故障排除,使之不帶病工作,延長樂器壽命,讓您的鋼琴永保青春。
如何進行音樂會的準備
參加音樂會,在廣大聽眾面前演奏,對孩子們來說即興奮而又有點緊張,在演出前的這段時間裡,要怎樣克服浮躁的心情,專心踏實的練琴呢?
在演出前的這段時間裡要保持穩定的心態,首先是要保持充分的練琴時間。那就要求大家每天都要拿出充足的時間練習,例如:五指練習、音階等手指練習。手指練習以後,演奏的曲子一定要用心去練習。練習曲子之前,要先在腦中回憶一遍老師上課時所講述的重點和難點,保證練琴時間的有效利用。然後要有重點的分段練習,在分段練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和難點,有目的的去攻克。在分段練習後,完整流暢的彈奏一遍,細細的回想、品味,再站到新的起點上重新練習。這樣既可以保證練習時的效率,又可以提高對練琴的興趣,還可以體會到征服一個又一個缺點難點的成就感, 是個可以一舉多得的好方法。

當然,在註重技術、技巧練習的同時,也一定不能放鬆對曲子的感覺和流暢程度的要求。尤其是要在舞台上表演的曲子,一定要注重演奏過程中的肢體語言,要記得,在演奏的過程中,你的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是帶動起觀眾情緒的有效措施,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要根據老師的指點和要求細緻你的肢體語言,爭取在演奏的過程中以動聽的樂曲和優美的肢體語言給觀眾和自己都帶來最美的享受。

1、著裝大方,自然,整潔。2、注意颱風。進入場後行鞠躬禮,如需要可自報曲目。調整好演奏姿勢,待心平氣和時再開始演奏。3、遇錯不慌。由於緊張等因素,考級時常會發生演奏錯誤,千萬不要慌張,堅持演奏,不要停下來糾正錯誤或從頭再來。注重樂曲整體演奏效果,一點錯誤並不重要。4、善始善終。演奏完後不要馬上離開,適當保持樂曲意境,然後行禮離開。

彈鋼琴手指的能力與訓練

彈鋼琴手指的能力是指每個手指是否有獨立活動的能力,在具有獨立性的基礎上是否靈活和有力。表現在彈奏上則清晰度、均勻度和流暢度。
在教學和考級中經常能見到的毛病是,學生彈琴時手指不主動地動,每個音彈下去時都靠手腕往下用力,這在慢一些的段落時,雖影響了音樂,但還可勉強應付下來。到了稍快一些的段落時,只見其手腕上下顛動,速度和流暢度是根本談不上了。而且聲音很重濁,笨拙。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手指的獨立性沒有得到訓練。根源在於教師對技術訓練和聲音好壞沒有明確概念。這些教師往往只教初學階段的學生,而且只讓學生把譜子上的音對付下來就行了,至於方法如何,聲音如何是不管的。等到教了兩、三年教不下去了,學生也彈僵了,要速度沒速度,要均勻沒均勻,這也往往是大量初學者到了一定程度學不下去而放棄的原因之一。

解決以上問題必須從訓練指根關節入手,即掌關節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從指尖算起,手指的第三個關節處於手指的根部,在手指和手掌的連接處,這就是掌關節。

一般來說,在結束斷奏練習進入連奏的訓練後,就發讓學生明確地知道,連奏時每個手指都要主動,絕對不允許在連奏中每彈一個音手腕往下壓一次。在練習掌關節的主動時,先要慢慢地練,把每個掌關節動作先誇大地做出來,以求明確地感覺到這個動作。而手指上下動作的本身也應慢一點,以求明確,然後逐漸加快下鍵的速度,把聲音更明亮地發出來。

在經過一個階段學習的學生,一般來說關年多或一年左右,就可通過音階、哈農、什密特等練習,來專門訓練手指的獨立性和能力。這些練習都先要用慢速度來練,但在慢速練習中,每個手指要快動作,當一發出聲音後,就不要再繼續使勁用力。這種練習方法,我們可以歸結為這麼一條公式”在慢速練習時每指快下放鬆”。簡稱”快下放鬆”。

在經過”快下放鬆”的練習後,我們要逐步加快基本練習或技術片斷練習的速度。隨著速度的逐漸加快,我們要逐漸縮小手指的動作,越彈得快坳作要越精煉,越小。要明確這麼一個道理,慢練時把動作誇大,練快時放鬆,這是一種練習的手段,如果速度快了還用這麼大的動作,那就會使手指張牙舞爪,窮於應付。所以我們必須把練習的動作和正式弱奏動作分開來。練習時為了打開指根關節,活動開手手指,我們用高抬手指方法來練習;而正式彈奏時,手指要用最精簡、最節約的動作。我們將這種彈法簡稱為”要貼鍵”,即手指尖貼 合理的小動作,以達到快速。

在練習中需要注意的是均勻度的問題。有的學生彈琴很不平均,在快一點的跑動中聲音不平均,有的硬,有的虛;輕重不一致;或者是有的滾,有的瘸,速度不均勻。這類的問題一般是由於手指缺乏獨立控制能力。要解決不平均的問題,一是要踏實慢練,讓每個手指都平均地得到鍛煉,不要圖快而養成很多毛病。要知道彈得快必須在踏踏實實一步一步來,下下子就想彈得很快,也許自己一時過了癮,但是從長遠來講,必定是”欲速則不達”,因為裡面有很多毛病不但沒有解決反而鞏固下來,最後連滾帶撲爬地彈。一首本來可以彈好的曲子卻彈得不可。二是必須要”要聽”,要用耳朵去檢驗。聽聲音是否均勻,速度是否平均,從慢練聽起,聽到較快的速度,都要均勻,的毛病的地方要反復練,反復聽,直到均勻為止。三是對弱指要加強訓練。一般來說四指獨立性最差,五指最細弱,所以要加強四、五指的訓練。同時圍繞著四指結合周圍的手指做一些單獨的練習。教師自己可設計一些簡單練習,在哈農、什密特中也有一些側重於弱指的練習,多花點時間練,持之以恆,手指的能力肯定會均勻起來的。

隨著程度的加深、級別的提高,對彈奏中的流暢度要求也越來越高。流暢度是一個綜合了多方面要求的問題,首先要求手指的獨立和靈活,同時也要結合臂腕的協調和重量的調節,又牽涉到音樂的表情和感覺以及節奏的分組和律動。
有的學生彈不快,拖不動,這就可能是因為手指不夠主動靈活,腕臂不會協調配合。有的學生彈得不算慢但總像原地踏步似的,音樂不往前走,不往前流,這就很可能因為缺乏節奏的律動感覺,或是缺乏音樂的流動和起伏,情況和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提出以下幾個注意點,
以供參考:
1、首先要慢練,做到每個手指都主動靈活,每個聲音都清晰而有彈性,再逐步加快。
2、手指手臂手腕和手指協調配合,手指積極在第一線的活動,要讓手臂手腕靈活調節,保證手指在每一音的彈奏中都處於最良好和有利的位置。
3、明確感受到此樂曲或樂段的節奏感覺,根據節奏的強弱提來感覺音流的分組,體現出節奏的律動。
4、根據樂譜上標明的連線和分句,感受其分句的分組,並根據音高低起伏,作出自然合理的漸強漸弱的表情傾向,以增加音與音的流動感。如果這幾點都能去認真分析體會感受並做出來,對音樂的流暢肯定會有幫助。手指的能力和技術,是鋼琴技術中最根本和基本的技術,也是最黨用和多用的技術,所以內容是很多,在此只能擇要作一些簡單的點拔。根據一些基本的原理,鋼琴教師和學生們還要根據各個不同的學習階段、不同的教材和學習內容,去進行研究和具體分析